有些人主张用西洋音乐形式,有些人主张用旧的民族形式。能运用这里面的民族特殊作风,加以组织和发展,无疑能产生民族新形式。六、应该注重工农音乐的发展,创造中国最有力量、最优秀、最彻底具有革命斗争性的新音乐。冼星海在文中着重强调的“注重工农音乐的发展”,尤其对应歌剧《长征》的创作。
工农音乐在《长征》的创作中既是可用的重要音乐文献,又是创作史诗剧所必要的艺术手段。这里面有个用典的问题。这两种主张,都是有点偏见。冼星海提出要拿现代进步的音乐眼光来产生新的内容。针对如何利用民族旧形式,冼星海明确了七点思路。
给笔者印象最深的几点是:一、改良固有的古乐,使这些古乐经过科学方法的改造,能够应用在乐曲里面,表示着更民族化的音色。二、要发明中国的新和声原则。它的运用代表着现代新时代的产物,实现新民族的形式。三、参考西洋最进步的乐曲形式,从而改良中国的民族形式,建立中国乐曲的新形式。
在歌剧创作中,作曲有灵魂般的作用。作曲家印青此次身负重任,如他所说,到底“用什么样的音乐风格、什么样的音乐形式以及什么样的音乐情感方式,才能在当今的时代准确又新颖地重现出革命先辈们崇高的理想和情怀,才能有所创新和发展……”印青的音乐风格中有相当多的红色基因。
他饱览了四大本的《中国工农红军歌曲选》,吸取红军沿途各地民间音乐的底色,歌剧《长征》里有江西民歌、西藏弦子、贵州民歌,歌剧音乐在整体创作中呈线性推进,在西洋歌剧的交响主体中交融了民族音乐的歌唱旋律,在感情表达方式上追求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