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内的音乐氛围、除非是特定的情况或一气呵成的音乐作品。平时我觉得音乐创作不应追求出歌速度和作品数量,应注重创作动机和创作本质。做歌和出歌只是表面,本质是传递了什么思想情感给大家?传递给大家的东西,值不值得被传播创作环境、发行渠道各方面,比八九十年代要好很多,但是为什么市面上很多音乐作品还不如八九十年代的一些经典老歌?那个年代的音乐人们做音乐真的很用心,而且不浮躁,企业歌曲制作一首歌曲他们可以打磨很久,尽管那个年代各种录音设备器材不如现在功能齐全先进,但并不影响他们的作品里面性格、思想、情歌、态度、风格等创作本质。
企业歌曲创作歌曲的思想和情绪是后期做不出来的目前市面上好作品还是有的,但是能够真正让我静下心听完的,能够真正入心或者引起我思考之类的作品比较少。可能是歌词层面的文学素养音乐人忽略。其次当下,感觉真正静下心愿意为了录好作品,进录音棚前将歌曲练习上千次的?几乎很多人都抱着依赖后期修音、混音的侥幸心理。音色美不美,质感好不好是其次,关键是思想与情绪这些内核的东西,是修音师找补不回来,混音师无法润色出来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