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选手,不仅他的作品被国内外乐团演出并出版发行,还接到了国外大赛的委约。中国的旋律走出去,也吸引着世界上的作曲家来参赛,据统计,最近三届比赛共收到境外投稿近50部,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年作曲家的作品,今年入围决赛的十位作曲家中就有一位来自韩国。值得一提的是,从前两届起,“百川奖”的赛制也进行了重大改革,规定投稿作品采用“中国民乐与西洋乐结合”的室内乐编制,其中民族乐器包含笛子、琵琶、二胡等,这也给了国际上的作曲家了解中国乐器的机会,参赛的作品也更有中国味道。
在昨晚的第十届“百川奖”决赛舞台上,最终上海音乐学院孙昊瀚的《林·听》摘得一等奖,来自四川音乐学院刘鹏的《嘒嘒》和中央音乐学院刘盈廷的《翩跹》荣获二等奖。南思羽、李谌熙和郑光智获三等奖。这些年,比赛见证了一批又一批青年音乐创作者们成长为青年作曲家的珍贵过程,从比赛中走出的作曲家如今都活跃在创作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