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了以创作目标和动机为导向的全新创作模式。在创作之初,王平久与常石磊首先找到“非凡的生机”这个关键词,因为只有经历刺骨难熬的“冬天”,人们才能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而这份生机用“非凡”一词形容再合适不过。这份“非凡”不是因某一个人,而是人与人牵起手来,全世界团结在一起,在一年之计,在新的开始,整装待发。
制作与创作是辩证统一的存在王平久时至今日都愿意以新闻人、策划人自居,他不敢谈自己是“词作家”。新闻人的身份,为他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也更贴近生活的视角。在他看来,新闻人的镜头里有俯瞰众生的“全景”,也有直面毫末的“特写”,而“至远”的格局和“至微”的洞察,这种来自新闻的观察和方式,都让他能更加准确地判断社会,找到更好的主题;而丰富的大型活动经验,也让王平久更加了解观众的喜好,知道听众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创作来源于生活”是王平久一直以来坚信的创作真理,也占用了我更多个人创作的时间,有时的确为我带来了‘分裂式’的体验和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