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小提琴家、竖琴家、吉他演奏家到了今天,手和大脑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愈发频繁。对于音乐家,手的主导作用甚至更为明显(当然,吹奏乐器主要靠呼吸和口腔)。钢琴家、小提琴家、竖琴家、吉他演奏家、大提琴家都非常依赖他们的手指。但是,为了治疗这些艺术家可能遭受的肌张力障碍和功能障碍,难道我们不应该考虑精神、情感的因素吗?
读者可能不知道,但在我们这个时代,百分之六十五的演奏家在其职业生涯的某一时刻都会、疲劳综合征、压迫性神经疾病和其他功能性障碍,这些疾病对演奏都非常不利。我们可能不敢相信,一位钢琴家每秒钟能弹出二十到三十个音,这意味着四百到六百个不同的肌肉动作。他们的双手和身体就是最精妙的工具,当然工具就需要极其精细的“校准”。早在1852年,威廉·冯·伦茨在其关于贝多芬的著作中写道:“今天,我们不弹钢琴,我们站到钢琴上来。我们现在不是艺术家,而是杂技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