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曲胡制作世家,是枣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曲胡制作代表性传承人。受家风熏陶,陈正启从小就喜好曲胡、二胡、古筝等乐器,并跟随祖父学做民间乐器。2000年,陈正启前往南阳,取经乐器制作大师刘继光,经过数十年勤学善研,逐渐掌握了一手制作乐器,调节音质的绝活。陈正启介绍,曲胡的演奏特点是“揉、打、滑”巧妙结合,其音乐特点是表现力强,可以伴奏,又可独奏。而曲胡的制作工艺又非常复杂,分选料、清洗、蒸煮、打磨、上光、雕刻、晾干、调音、试弦等上十道流程。他认为,要想更好地发挥曲胡的演奏特点,就应该在曲胡的制作工艺上有所突破和改进。
为此,陈正启大胆创新,不断尝试研究,在琴筒内部构造精细上做文章,最终收到奇效。其制作的曲胡音准、亮脆、韵味浓郁,深受鄂、豫曲剧界大师称道。他以襄阳“卧龙”帽冠为琴头制作的陈氏曲胡,因其制品工艺精、音色美,被多名曲剧大师、表演艺术家收藏和御用。一把琵琶,五根琴弦,七个国家,十八种乐音。近日,著名琵琶演奏家、当代五弦琵琶代表人物方锦龙做客安庆师范大学,为50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以“我的国,我的乐”为主题的民乐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