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滨则在一开始大刀阔斧地加入真人秀,一期只打三四首歌,其余百分之五十的内容都是幕后故事。姜滨以为目前中国音乐市场并非繁荣,且互联网受众以90、00后为主,平铺直叙的打歌舞台极容易流失粉丝。但出乎姜滨意料的是,《中国音乐公告牌》第一期播出之后,真人秀竟然是拖拽率最高的部分,“大家反而想看到舞台,所以播完之后我们就马上根据反馈削减了真人秀部分,加入MC。”
虽然打歌节目看似为黯淡的音乐市场注射了一针强心剂,但音乐圈却对效果持保留态度。其中“粉丝属性太强”令他们感到困惑。“我和几个音乐行业的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不太看好,因为感觉目前这个内容还是给粉丝玩的,不是给音乐玩的。”乐评人三石一声坦言。在他看来,节目受众对音乐的消费能力更多植根于粉丝文化。真正消费和欣赏音乐的人,大多会投身音乐节、落地演出,反而不太关注流量艺人。“中国的文化消费很多元,目前打歌节目只是从全部音乐受众中分出了偶像经济,很难笼罩到全部音乐受众。”最明显的是,日韩打歌节目不仅会邀请独立音乐人,类似于孙楠、韩红这个段位和风格的歌手发了新歌,也极有可能拿到冠军。“目前国内打歌做的时间还比较短,关注的人也集中在年轻人,所以几乎每周的冠军都是流量艺人。”